科学家精神之“万众一心只为真”。
首先,在基地,我们大家统一起来,为了祖国的富强,为了民族的尊严,我们要奋斗。
再一个,潜心研究谋创新。我们在做整星振动试验的时候,卫星跟运载分离时冲击达到了6000G,就是6000倍的重力加速,所有的星内单机都受不了。我们尝试了一个办法将它解决了:卫星落到垫子上面,就把卫星落下来。当时做实验的时候,大家半夜累了,就稍微躺在垫子上休息一会。还有当时在陕西西安,整个实验现场是新建的,泥泞的路,厕所都没有,就在这种条件下,我们把全球谁都没有做过的东西做成了。凝心聚力谋创新,大家万众一心一起干、一起开心,这个事情到现在确实做得还不错。
另外,甘为育人继创新,“88后”现在已经是我们导航所的副所长,也是2021年杰出浦东十大青年。他刚开始做北斗的时候,刚毕业的硕士生什么都不知道,现在已经是骨干了。我们通过这些形成了创新院的文化:勤于学习、勇于创新、敢于挑战、善于合作和甘于奉献。
科学家精神之“极致攻关无不成”。
首先讲一下首发星,首发星是2015年3月30日在西昌发射,取得了很好的成功。实际上首发星确实经过了很多困难。
我经常很自豪地说,当时完成首发星的人,81个人平均年龄31岁,用了3年零3个月的时间干了GPS2到GPS3二十年要完成的跨越,真的为这些年轻人点赞。
整个首发星的完成标志着北斗卫星从区域走向全球,确实具有里程碑的意义。
在首发星之前,我们定的目标叫保三争二,意思是我们不可能超过美国,但四大导航系统,GPS、格洛纳斯、北斗和伽利略,我们不能做“小四”,至少要争做第三。有了首发星之后,大家有了底气,把总体目标改了,改成比肩超越GPS。2018年,我们开始大面积做,不到一百人的团队,一年发射了四组八颗北斗卫星的研制。8颗星是什么概念呢?美国最多一年打过6颗GPS,“伽利略”最多也一年打过6颗,而我们一年打了8颗长寿命、高可靠的业务星,创造了中国的北斗速度。这是中国的航天奇迹,也是世界的航天奇迹。
大家会说你刚才吹了这么半天,北斗现在性能怎么样呢?2020年4月,国际GNSS服务组织对四大导航系统在天上的运行结果做了两个月的测试评估,得出的结论显示,格洛纳斯和伽利略系统对全球运作来讲不是那么靠谱,能够用的只有北斗和GPS,在时频、信号、空间精度这些指标上,北斗全面超过GPS。
我刚到上海的时候,我说我年龄大了,没有希望了,等在座的年轻人老的时候能把北斗做成跟GPS相当,这一辈子就不白活。现在看,不要等他们老了,我们已经是中国的北斗、世界的北斗、一流的北斗了。GPS之父帕金森向美国政府建言,他说由于北斗采用了星间链路等创新技术,美国GPS金本位正在快速消失,需要采取措施保护,也就是说GPS的霸主地位已经不存在了。
2020年7月31日,我国向全世界宣布北斗三号开通,我也很荣幸亲临了会议现场。在回去的路上,我很开心,利用新时代北斗精神“自主创新、开放融合、万众一心、追求卓越”写了一首藏头诗:“自主铸就北斗星,创新撆画玉汝成;开放彰显乾宇志,融合时空谋共赢。万众抗疫同舟济、一心相异退群声;追求普惠华夏愿,卓越湛卢献和平。”中国有十大名剑,排在第一的是轩辕剑,而不是湛卢剑,湛卢剑是排在第二。我为什么用湛卢剑来形容北斗呢?因为湛卢是欧冶子锻造的,无坚不摧,但它是仁者之剑,我们是为了造福全人类,不是为了称霸世界。
后续,北斗要做的就是要建更加泛在、更加融合、更加智能的下一代综合时空体系,要在2035年之前解决深空的问题、室内的问题和水下的导航问题。
内容来源于复旦管院
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相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