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和我的北斗|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
编辑时间:2023-01-18       浏览次数:331 次

中国有必要耗费这么大的精力,去自主研发一个定位系统吗?


首先,GPS是一个以军用为主的卫星导航系统,所有权、控制权、运营权都属于美国国防部。很多国家的民用用户都担心,美国军方可以随时叫停民用信号。免费午餐存在巨大风险。


其次,精度不够。GPS包含军码和民码两种信号,二者精密级别不同,前者是毫米级别,后者是分米级别。2000年以前,美国军方对GPS发布的民用信号进行干扰,为的是降低民用信号提供精度,保护美国信息安全。


在此背景下,本着先区域、后全球的发展规划,我国先后建成北斗一号、北斗二号、北斗三号系统,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。


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。在具体的技术上,难题迭出。


比如,导航卫星发射上天的前提是要有合法的轨道位置和频率资源,这是世界各国必争的宝贵资源。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早已占去了80%黄金导航频段


1.18新闻2.png


直到2000年,我国才在国际电联组织争取到了暂时的轨道位置和频率资源。但是,《无线电规则》对卫星频率和轨道做的充分解释和分配方式中有一条规定,7年内申请者必须使用该频率。


时间相当紧迫!


2007414日,肩负着重要使命的北斗卫星终于起飞,417日传回了信号。


这时,距离国际电联规定的频率申请失效最后期限仅剩不到4个小时。


原子钟难题也曾是一大障碍。


导航卫星上的原子钟,利用原子吸收或释放能量时发出的电磁波进行计时。稳定的电磁波协同精密的仪器为卫星导航提供精确的时间测度。它能精确到什么地步?举个例子,哪怕从恐龙灭绝时计时到现在,误差也不超过3秒。原子钟因此被称为导航卫星的心脏


我国曾试图从国外引进铷原子钟,遭拒绝后开始自主研制。


1997年,科学家们对铷原子钟的寿命、可靠性和卫星环境适应性等完全没有概念,只能反复试验、改进,以此寻找最佳答案。比如,铷原子钟的核心部件微波腔,直接决定原子钟信号强弱,团队不断尝试,用时一年多研制出开槽管微波腔。


此外,团队还发明了一种新型铷光谱灯,克服了限制铷钟寿命和卫星环境适应性的主要障碍。


北斗三号卫星,开始采用氢原子钟,铷原子钟天稳定度为E-14量级,氢原子钟天稳定度为E-15量级。

 

2000年底,我国建成北斗一号系统,首次解决了我们在哪里的根本问题。从1994年立项到3GEO卫星组成了全球第3个卫星导航系统、覆盖中国国土及周边,我国用了6年。


2012年底,北斗二号系统建成,14颗卫星覆盖亚太地区,在亚太地区内导航系统标准服务的定位精度在10米左右。北斗二号确立了北斗的技术体制,实现了连续导航与定位报告双模融合、三频信号全星座播发。


2020年,北斗三号实现了全球组网,35颗卫星覆盖全球,可以向全球用户提供米级、亚米级、分米级,甚至厘米级精度的定位和导航增强服务。


从一个字当头——关键技术和设备短缺,卫星导航研究的人才短缺,经费也捉襟见肘,再到北斗全球组网的完成,一切艰辛与荣耀,尽在不言中。



内容来源于瞭望智库

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

上一篇:我和我的北斗|“北斗+金融风控”探索
下一篇:我和我的北斗|北斗短报文是GPS不具备的一项技术突破

相关资讯

· 一问到底:赋能千行百业 北斗系统如何天上建好地面用好?北斗应用有多广?定位有多强?
编辑时间:2025-06-20
· 《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》 近6千亿元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创新高
编辑时间:2025-06-20
· 北斗应用|野生动物保护,北斗守护“我们的朋友”
编辑时间:2023-09-14
· 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一批国家标准实施
编辑时间:2025-06-20
· 加强新兴领域党建 “三个一”模式有实效
编辑时间:2025-06-20
Copyright © 2022-现在 乾鹏印象国际文化传媒(北京)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免责声明:网站中图片/CSS/JS等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!  备案号:京ICP备12026497号-9  XML地图